幾乎所有的學員在上週的fb都發表了詳盡而感人的文章,
我在猶豫是否也要來一篇?
來個感想吧:(表演結束時總是有長篇的感想分享給現場的朋友,這裡就copy一下。)
說說高華麗老師:
1-第一次遇到從頭跪/蹲指導學生到下課的老師。
2-演員細膩的觀察與演繹讓我震驚到,怎麼我們觀察不到老師描述的些微?
3-超級耐心+超級溫和:面對這群頗有主見的媽媽/阿嬤級學生,情緒完全不受影響。
說說Winni 老師:
1-聽過一次大家的音域,立刻錄製了個人化的伴奏。
2-面對百變音色的我們,沒有絲毫不耐煩,總是耐心的隨人應變。(真的高難度,哈哈哈)
說說同學們:
1-由於每個人分配到的歌曲多是不熟或完全沒聽過,各個「逆來順受」,沒有推辭,從頭練起。
2-一首歌要演成一齣戲的壓力下,除了兩人組互相揣摩,不同組的同學也會加入討論:從場景、人設、情緒、表達方式通通有意見,幾經演練、琢磨,最後才在演出時定調。
3-歌唱的表現因每個人的基礎而有所不同,唱現場的壓力其實很大:或許走音、或許落拍、或許忘詞⋯⋯,卻因為融入氛圍而動人,瑕不掩瑜~就這麼說吧!
話說我自己:
1-沒想到陳奕迅的「我們」這麼難唱~沒聽過是一件事,不懂如何掌握音階又是另一件事;拿到曲目第三天到「鈕吧」試唱時,熊兒因為我的荒腔走板提出建議,我因老臉掛不住而有很多推托~熊兒烙下狠話:「我不去看成發了啦!」
2-高華麗老師解說這首歌的設定:
[愛人要結婚了,因某些原因,雖然相愛,但新娘不是我;雖然如此、由於彼此相知相愛,還是送上滿滿的祝福。]
大學時期有著復刻般經驗的我,立刻提出異議:[當時的我,整日以淚洗面,心裡其實充滿傷悲與些許怨懟,祝福?很難吧?因為善良而沒有詛咒算是客氣了,如何祝福?]
老師不愧是老師,當下讓我接受這是演戲,不是在做自己:言下之意,這首歌就是這樣的心境。(年近七旬,本性難移,加上本來就固執的個性,真的不容易。)
3-音域的調整~男聲的A調,本來是我很可以表現的音域,麻煩的是有我低不下/高不上的音域;最後取中間值改成C調,在高音時用氣聲的呢喃代替高亢的激昂。(幾番更動,最後演出的版本。)
從2019年葉文豪老師開啟我們的音樂劇入門、2020年程伯仁老師拓寬我們對劇場的視野、2021/2022葉文豪/王悅甄老師感人的「大象計劃」,到2023高華麗老師對演曲細膩的引領,益發佩服台灣本土音樂劇演員的強大;多次在劇場的演出後更珍惜每次的學習~真的是學無止境,有機會學習、呈現都是寶貴的經驗。
我對演出這件事,推動我的不是激情,而是眾所皆知的「偶包」~
《不想在眾人面前漏氣!》
同學們,我們加油!
「照片由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 (攝影:林峻永)」
留言列表